台灣有很多寄居蟹住在塑膠垃圾裡。

                                                                                

而學者的觀察,

能產下後代寄居蟹幾乎都不是住在塑膠裡的,

表示那些住在垃圾裡的寄居蟹都沒辦法產出下一代,

可能是撐不到長大就死掉了,也可能是沒有能力體力生小孩了。

                                                                                

很多小販賣得很漂亮的寄居蟹,他們的貝殼都是從東南亞來的,

這些被人帶回家養不久就死掉的寄居蟹身上的貝殼都沒辦法給以後的寄居蟹用,

而那些東南亞來的貝殼也代表東南亞的寄居蟹沒有貝殼住了。

                                                                                

貝殼難找,都被人類撿走或是吃掉了,但是海裡卻到處都是垃圾。

 

除了寄居蟹,海裡面很多動物都越來越少了。

海參也是,被海綿吃掉的珊瑚也是,

海馬也是,尼莫跟多莉也是,翻車魚也是,中華白海豚也是,飛魚也是。

                                                                                

也許我們可以做到的只有不要撿貝殼不要抓寄居蟹吧,

人類怎麼有辦法不繼續製造垃圾呢?

以上是今天去逆轉本部聽演講的小筆記。
海洋青年行動力系列講座之四
題目:海洋島嶼的故事
演講者:于立平
這系列蠻不錯的!!!
後天還有一場:
1/22(四) 海洋青年行動力系列講座之五
時間:1930-2100
分享主題:汗水下的天堂 – 終極海島體驗
分享人:耿璐
現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信託中心專案執行
學歷: 美國馬里蘭大學 永續經營與保育生態學碩士
經歷: 國際保育機構-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實習助理
台大昆蟲所研究助理
大綱:
聽到小島,大家想到的不外乎碧海藍天下的沙灘漫步、日光浴、雞尾酒,奢華版的渡假形式成為小島體驗的普及版,不過,試問走這一趟的你,記得這次造訪的海島跟上次的有什麼不同嗎?泰國的普吉島和印尼的巴里島,差別在何處?
這次,請當位不一樣的「遊客」,捨棄傳統的旅遊服務跟我們前往鮮為人知的澎湖三級離島-東嶼坪,在望安和七美中間的這座小島上,你能期待的,是一個可以帶回島上靈魂及故事的深刻假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1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